假如说甲壳虫成就了大众品牌,高尔夫建筑了大众信仰,这台ID.3则标志着大众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又一力作。
谈到ID系列的辈分,ID.3可谓是榜一大哥,也是大众眼花缭乱的电动化战略的一大步。但为什么不叫ID.1、ID.2偏要从“3”开始故事的续写呢?因为大众也有自己的顾虑,第一显然要留给甲壳虫,第二则要留给高尔夫,第三的皇冠就顺理成章的成为“ID.3”了。
它在国内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但在欧洲ID.3可是最畅销的电动车之一,在高光月份甚至能超过特斯拉Model 3,成为欧洲电动车销售榜的冠军选手,所以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首先,我认为离不开它乖萌可爱的外观设计,这点很好的抓住欧洲人喜欢猎奇的玩车心态,比如菲亚特500、克莱斯勒PT漫步者等等,无一例外凭借独特外观走向销量巅峰。
不过当这种猎奇心态平移至国内市场,国内用户都非常清楚偏好差异过大,而大众也非常清楚这个规律,所以ID.3在登录国内市场之前只在欧洲销售并无全球计划,至于世界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则直接进入ID.4时代。
可是向来喜欢动真格的美国人又怎会纸上谈兵,于是大众美国的首席执行官在2019年就不顾一切引进了这台ID.3至美国市场,结果五大三粗的美国人挤进这台紧凑级SUV的后果可想而知。
中国市场也同样进入到白热化现象,引用上汽大众的解释大概就是,在ID.3的项目定义阶段考虑到SUV在中国的高速增长,无论是德国大众亦或是上汽大众都希望引入这台SUV。这在主持人梁家宇看来其实本质上和美国的考虑是一样的。
当然,一家企业引入一台车型背后肯定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策,ID.3也具备一些别无他有的机会。比如20英寸的花瓣样轮辋、五颜六色的皮肤包、前后50:50的配重比、2765mm的轴距、后置后驱的驱动方式,德国水准的驾驶质感等等。
与此同时,搭载的57.3kWh电池组使其续航可达450KM,即使打个八折,约会、带孩、等等的日常通勤,ID.3都能给你百分百的拉满。况且它在海外还有推出搭载82kWh电池组的版本,续航可达550km(WLTP),这一切已经说明它是一颗有待你发掘的金子。
假如说甲壳虫造就了大众品牌,高尔夫建筑了大众信仰,那么ID.3则标志着大众的电动时代下的新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