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车”这一词,在近几年的时代发展中可以说是异常火爆,各种爆款的问世,吸来一众潜在客户的青睐。
放在业内的关注度可谓是话题、流量的密码,而在线下营销更是出现一车难求的现象,以至于不少订车的用户进入了漫长的等车周期。市场之所以供不应求,一方面受限于芯片短缺和电池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直营模式的大背景之下,订车的方式也变为按订单排队,加剧了交付周期的不稳定性。
但!正所谓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职业“黄牛”的存在,不少老黄牛发现哄抬网红车型的预定订单,再转手倒卖中间的利润可谓是相当之高,甚至每笔转让订单能高达5000-30000元利润不等,这商机就比普通打工族赚得还要多!
口说无凭?那拿出手机在“某鱼”APP,搜索热门车型的名字~
例如,一直火爆地坦克品牌,旗下的坦克300在越野圈子当属于非常抢手的网红爆款,上市近两年时间,累计用户已突破10万,只不过由于营销的策略,以及产能不足的影响下,也促使了市场的销售量一直是供大于求,新车的订单排序已经排到2-3个月以后。
但这也阻止不了坦克300广受欢迎程度,主要得益于拥有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同时还配有坦克转弯、全地形控制系统、蠕行模式等多种硬核越野功能附体,以及普通版本非常亲民的售价,仅需花小20万就可以圆不少越野爱好者翻山越岭的梦想。
因此坦克300的市场情况也正如大家所料,订单数量每日大增。
在有机可乘的商机下,黄牛党必不会缺席,先通过坦克APP交3000元订金提前排队,并抓住订单的漏洞,且按照规则下单后的订单拥有一次修改订单信息的机会,修改后不会影响“排队”的进度,而且官方的说法“后续不购车,可申请退款”。
这就意味着,黄牛党可以大肆在“某鱼”上转让订单,并且几乎是低成本、零风险,所以定价的范围高低更是肆无忌惮,每笔转卖费在1000-3000元,根据提车时间长短的差异,甚至就有不少黄牛党高标3000大元,号称能在一个月内提到车。
更离谱的是,赛博坦克300在“炒车”盛宴当中,还担当起最强“王者”的角色,在此前就3000辆限购的方式开售,不到半小时所有订单就被抢购一空。然而部分成功抢到的用户,却把赛博坦克300当成了“理财产品”。
在“某鱼”上,大量准新现车转让,原本官方指导价是30.80万,但部分卖家转让价格就一点都不含糊,少则是38.80万,多则更达到41.80万,中间超8万的暴利,足以让这些投机倒把的卖家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已是一辆本田飞度的价格。
更何况比赛博坦克300更高一级别的奔驰GLC售价也仅为40.25-47.12万元,并且终端优惠价格还放出5万多的优惠力度,就仅仅是品牌知名度,不比赛博坦克300香得多吗?
无独有偶,一些出众的新势力产品,也成为黄牛党狩猎的目标,譬如号称3.8秒百公里和1000km续航的蔚来ET7,早在去年已经上市销售,但由于蔚来电池产能受限,第一批交付日期直接推迟到今年的第一季度,且加剧了后期用户的交付时间不稳定性,多则需再等半年以上。
而且蔚来ET7前期订单还带有些特别优惠抵购权益,在巨大利润空间促使下,“某鱼”也挂出大量的蔚来ET7预定单,金额在5000-9000元(含5000元预定金)。
换言之,实际中间商赚差价在3000-4000元,并号称可支持更改提车信息、提车地区、以及优先提车等,足以让一部分想早点享受用车体验的用户心动不已。
除了蔚来一家以外,极氪ZEEKR 001也是存在类似的情况,现如今ZEEKR 001的火热程度也不用多说什么,在电动车领域里一直是“真香”哄抢的网红车,这不,实际订单情况已经相当饱和,生产线也一下承受不了大量订单,如果近期下定ZEEKR 001,起码等车周期也得4个月起步。
加上前期订单可享受首任车主权益,涵盖全车终身质保、终身免费充电、免费赠送家用充电桩等。所以嘛,各种ZEEKR 001预定单也涌现在“某鱼”中,目前普遍转让费在3000-5000元不等,可修改车主信息以及车型配置,并在锁单后1-2个月完成提车。
但其实也不是所有转卖订单都附有加价的行为,在“某鱼”也有出现一些降价的“捡漏”单子,特斯拉Model 3/Y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特斯拉作为新势力的大厂,但订单数量也出现积压的现象,等车周期也延长至3-4个月。
只不过,有些个人卖家是真的等得不耐烦了,又或者在这个期间改变想法已经换车了,但特斯拉办理退车的流程比较繁琐,不想浪费手里的订单,就宁愿亏点钱,低价转让满足一些有刚需的用户。
当然了,从各种加价优先提车的行为,其实可以看出,潜在客户对于一款车型的追捧已经到了何种程度,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明知道是高出官方指导价,也要不惜花大价钱入手,其原因也无它:“就是非常地喜欢!但又不想经历漫长的等车周期,早买早享受。”
更直白点说:“有钱任性~只要心目中价格合理,不想做无必要的等待,变相地加价也未尝不可.....”
但是比较无奈的是,这种完全属于个人行为,你能管得住自己,但能管得住别人吗?在利益当前投机倒把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像每年苹果新品手机发布,就总有一批人抢先拿到新机子,然后再高价出手,不也是有人为这类行为买单,甚至还年年如此。
只能解释,这最多就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如果站在教授的角度而言,真的对一些网红车型爱不惜手,教授的建议忍住!先等等,万一厂家产能上来了,钱不就白花了~再者说,作为一位理性消费者,岂能惯着这些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良卖家呢?
然而,如果说主机厂完全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对此类行为管控也是非常有限,长城此前就表明对加价提车的态度,情愿停产坦克300的生产线进行改造优化,以助于消化大量订单的堆积。
而新能源“龙头”特斯拉更是采用实名制方式,开启预定销售,最大程度防止买家将订单转售,但即便如此,打击的力度俨然还是极为地有限,很难管控这类“假车主”们的个人行为,各种钻漏洞的手段层出不穷。
毕竟教授前面也说了,倒买倒卖充其量仅是市场行为,与主机厂没有直接的关联。
面对变相加价,与传统市场加价的性质完全不同,更多是出自于买卖双方的私下交易,这就让一部分不良卖家谋取了巨大利益。
当然,话虽说转单行为并不是不可取,但转让订单的前提应该是降低损失,而不是为了盈利。只不过买卖交易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过程,所以我们能做的抵制方法,仅是保持自己理性消费,最大程度维持交易的秩序。那么,你们认为倒卖订单是否真的可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