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名大众车主自称朗逸是德国原装进口,于是网友便将这款中国最畅销合资车取一个外号叫“德原朗”,之所以将上代朗逸戏称为“德原朗”,不仅仅是因为朗逸属于国产,而是基于PQ34平台的朗逸,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特供车。
德原朗被广大日系车粉丝嘲笑一段时间后,朗逸早已经完成换代,并且升级为大众集团新的MQB平台,虽然朗逸早已不是当年的朗逸,但特供车的身份还是洗不掉。换平台加长轴距,也没法替特供车开脱。
正当日系车粉丝为丰田、日产、本田不加长轴距不搞套娃的行为疯狂点赞时,丰田居然放出消息,准备在国内推一款卡罗拉加长版,而且还会配备1.5L 3缸发动机。前一秒疯狂点赞的网友,果断抹去了点赞,并且意味深长的对特供车说了一个“不”。
市场喜欢特供车,毕竟销量摆在那,但是网友对特供车褒贬不一,虽然无法证实抨击特供车的人就是潜在车主,但现在的确是时候重新认识特供车了。
不同的地区,特供车通常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以美国市场为例,这里有世界最严苛的行业法规,同时也有独特的用车需求。或许有人知道,美国市场最好卖的车,不是卡罗拉这种皮实耐用的轿车,也不是国内热销的大众途观这类城市SUV,而是拉货载人两不误的福特F-150皮卡。
欧洲市场口味就更独特了,这里最好买的车不是标榜空间大的轿车,而是非常适合在城市中穿梭的紧凑型乃至小型轿车,以标志品牌为例,它在欧洲最好卖的车不是国人熟知的308,而是尺寸更小且没有引入国内的208。
中国市场需求相对比较简单,国内用户对动力和操控这块并不挑剔,反而更加关心空间、质量、设计、成本,于是大众所推出的新车,第一个干的事就是加长。因为大众是比较早推出模块化平台的品牌,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市场开发不同尺寸本土车型,比如基于A3(非奥迪A3)平台,开发了第三代捷达和Polo。
其它品牌早期主要是以单一车型底盘做衍生,比如在思域的地盘上可以开发杰德,但不能开发飞度。今天看来,大众模块化平台非常成功,但早期大众在国内投放的新车中,不少是基于技术陈旧的PQ34平台,因此本土车型(特供车)被理解为坑人的一种方式。
前面就提到过,全球各地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不一样,所以很有必要针对性为特定市场开发一款车。这种作法是国际惯例,以丰田为例,美国市场没普拉多,网上有这么一种说法,美国有定位比普拉多高且同平台的雷克萨斯GX460,也有定位比普拉多低但尺寸接近的4RUNNER,把普拉多引入美国,就会导致这款车的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价格便宜皮实耐用的4RUNNER就是一款专供美国市场的SUV,虽然很多人吐槽这款车隔音差行驶品质不好,但这都不妨碍它成为畅销车,4.0L V6 、四驱再配上足够吸引人的定价,4RUNNER在美国平均月销量过万,相比国内月销不过2000台的普拉多,好像国外市场也不排斥特供车。
与4RUNNER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皇冠身上,起初丰田将皇冠引入美国市场销售,可市场表现非常差,接连几代车型都是如此后,于是皇冠彻底退出美国市场。但皇冠的退出,不意味着丰田再也不涉足中型轿车这一细分市场,所以后来丰田就在凯美瑞底盘上开发了亚洲龙,在亚洲龙还未引入国内生产前,它也是美国的特供车。
本田同样是玩特供车的高手,美国市场喜欢大尺寸的车,从第二代奥德赛开始,本田就为奥德赛推出了国际版和美版两个版本,美版尺寸更大同时配备大排量发动机。国际版也就是国内在售的奥德赛,动力和舒适性都逊色于美版。
众所周知,本田不像铃木那样忠于开发小型SUV,但为了从小型SUV市场分一块蛋糕,本田在飞度的底盘上开发了WR-V,这款车同样也是特供车。
客观的讲,当一个地区的市场不受重视时,车企没必要专门开发本土车型,这样显得吃力不讨好,所以特供车的开发背景一定是这个市场有销量基础。因为有这个基础,中国和美国市场出现了很多特有车型,比如只有在中国和美国生产的丰田汉兰达和大众途昂。
特供车是褒义还是贬义词,取决于当地的法规标准,比如象中东这样对排放和安全没有多少要求的市场,特供车往往只是修修补补。但到了美国市场,这里有严苛的加州排放标准和行业法规,于是特供车不知不觉就成了褒义词。
中国市场这些年行业法规进步的很快,比如现在已经开始执行严苛的国6排放标准,同时中保研也引入了IIHS的安全评价标准,此外中汽研正在研究符合国情的CATC循环。于是这几国内的新车无论动力还是安全性都开始与国际接轨,新推出的特供车已经不再是“技术落后”“性能差”的代名词了。
某款合资车加长轴距,并且针对国内的需求推出了小排量发动机,但它的动力、油耗甚至是安全性能都没有变差,那又何必要纠结特供车的身份?
特供车本来是个中性词,把它放到话语权比较弱的市场,特供车就是贬义词,放到话语权强的市场,就成了褒义词。特供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以什么样的标准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