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买车的时候都会对比不同车型上的不一样配置,汽车厂商一般会以乞丐版、豪华版、至尊版等标签来区分不同配置的车型。近年来,各大汽车厂商绞尽脑汁推出了各种各样适应用车潮流的新型配置,它们的出现也让汽车更显人性化、更安全、更独具科技感。事实上,有些配置看起来很酷或者听起来很棒,实际上汽车这些配置我们把车开到报废都未必用得上,连摆设都算不上。
自动泊车
自动泊车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现在的汽车广告中,只要车主轻轻的启动按钮、坐定、放松,汽车就会自动完成泊车的步骤,看着的确十分的方便和高科技性。相信许多消费者在看了这些以自动泊车为卖点的广告后一定认为这应该是一项非常实用的配置,可实际却恰恰相反。在现在的这社会里,抢车位已经是一个非常普及的现象,停车一直是困扰在各位车主头上的“难题”。
而自动泊车在这个时候本应该作用极大,但在车位紧张的时候,能被自动泊车系统检测并抢到的车位少之又少。各位不妨想想,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个车位,开启自动泊车功能,结果迟迟不能检测被后来车辆一个急转抢了的心情究竟会如何。所以教授认为自动泊车功能的确是一个比较亮眼的科技配置,但在如今停车位紧张时抢不到,宽裕时用不到的情况下,自动泊车基本只能被车主们当成“鸡肋”配置,多久能用到一次看天意和车主自己的心情吧。
自动启停
如果说现在自己的车没有自动启停功能,感觉就非常的廉价,其实自动启停这个功能来得比较激烈,对于驾乘感受的体验也不好。说到底,发动机自动启停对于车主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其省油的功能,不过到底有多少车主会在日常生活中打开这项功能呢?对于市区用车,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上下班,可面对这个时段拥堵的路况,一个红绿灯汽车能启停4、5次甚至更多的情况,发动机自动启停一下就成了车主的“累赘”。而且发动机启停所伴随的车身抖动,也比较影响舒适感。
车道偏离辅助系统
车道偏离辅助系统算是一个比较高端的安全辅助设备,但已经逐渐普及到各价位车型上。它主要的作用是在于未打转向灯时车身偏离所行使车道的时候,通过座椅震动、回打方向盘警示驾驶者并将车身回归到道内行驶。这样的一个配置主要是应用在高速交通上,防止因驾驶员疲劳、分心所引起的交通事故。看着如此给力的一个安全配置为何会被算在这不实用的范围呢?这主要是我们的驾驶习惯引起的,应为国内驾驶总是会有快速变线却不打灯的习惯,而当着习惯遇到这样的一款配置时,就造成了驾驶者的烦恼。毕竟想快速超车等等的时候,你一个转向超车,却发现车来了个自动回正,心里也一定是很郁闷的。
车载电视
车载电视是妥妥的高端配置,车上有这个一下档次就出来了,不过提升了档次,但它的实用性可没有明显的提升。车载电视的功能确实很丰富、很吸引人。可再怎么样,头晕想吐的难受感绝对是跑不了的。那么问题来了,谁会在知道这种情况后还会看电视?那车辆静止后呢?可除了以开车为职业的车主,谁会选择在车内看,而不回家看呢。
车载点烟器
现在大部分在售的一般家用车型都会配备车载点烟器,但是教授相信10位车主中会使用点烟器的不会超过3位,点烟器的功能更多时候反而被当作车载电源来使用。相比于需要等待半分钟左右而且需要消耗汽车电瓶电量的点烟器来说,打火机更快速,而且能随身携带。
车载导航
在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汽车导航作为车上的一个高级配件事实上是必要存在的。不过在智能手机技术成熟的如今,汽车导航粗糙的UI设计、差劲的灵敏度以及麻烦的更新方式都决定了它已经被手机导航所取代的命运。而且,目前越来越多的车型都配备苹果CarPlay和Android AUTO,这项技术可以让手机连接汽车,并将手机信息投射到车载触控屏上,让触控屏变成手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而且还能免费更新,可以说是再方便不过。
大灯清洗
听名字这个配置好像很实用,但说实话这个装置是为加拿大、北欧和美国北部的车主所特制研发的。在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基本都是柏油路面,那种泥泞的路也是少了很多,就算有大家也都会刻意避开,而且大灯清洗用的一般都是汽车玻璃水,不仅增加了玻璃水的使用,而且如果遇到沙尘天气,玻璃水反而会让沙土粘在车灯上,这是岂不是更给人增添麻烦吗?
教授的总结认为列举车内众多并不实用的配置,除了新奇有趣就是为了让各位能有个真正的心里预期,不要盲目的追求热门、看着高档的这些配置,能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来判定这些配置到底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配置都是需要消费者们花真金白银买的,而且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配置放在车上便导致车价虚高。希望各位消费者买车时一定要冷静,尽量挑选自己常用的、实用的配置,不要一味迷信高配车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