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中,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往前看似“灵丹妙药”的法子,却不管用了,“变”与“不变”由不得选择。诚然,汽车发展轨迹不会秉承一成不变的传统。最为关键的是,怎样才能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产品享受,因为他们才是最终为这些成果掏腰包买单的群体。
很多时候,看是一个遥远的事,实际上却很近。来看看去年汽车行业的10大关键词吧!别小看这些,与我们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燃油车禁售
其实,燃油禁售的政策并不是在2018年首先提出,只是在2018年这一年中,不断的发酵。随着车企们有了更多声音,对燃油禁售有着相应的布局,引起了消费者的诸多关注。
早在2015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些欧美等国家就达成了“零排放同盟”,这可以说是燃油车禁售的雏形了。在众多国家地区里,欧洲是最早制定燃油汽车全面禁售的国家地区了。随后众多国家开始制定相应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中国也制定了相关规划。
此消彼长,燃油车的禁售,自然而然,会催生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无论怎样,燃油车禁售必定是大势所趋,只不过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但是在教授认为,燃油禁售时间有些太激进,逐步过渡才是硬道理。
新能源政策频繁出台
正如前面所言,新能源汽车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作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在过去的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00.8万辆,同比增长88.5%,远高于2017年的增速。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现阶段,很多车企造新光源车还是属于政策导向型。
去年年底,发改委公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文件中,虽然已经辟谣了插电混动车型被提出新能源行列,但补贴持续退坡将是以后的主基调。更为关键的是,将是造车门槛的提升,造车研发能力、产能规划、往后车型销量等都有了详细规定。
要获得造车资质,造出的纯电动车必须在两年内累计3万辆以上的的成绩,或者销售额超过30万等条件。没有造车资质,也可以找其他车企进行代工,比如蔚来找江淮,小鹏汽车则找海马代工。
车市负增长
从金九银十开始,车市负增长就一直挂在我们的嘴边。似乎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热度有了些下降。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2月份中,国内狭义乘用车的销量为221.7万辆,同比下降19.2%;而2018年累计销量为2235万辆,同比下降5.8%
但在车市负增长的大背景下,豪华品牌和新能源车型却过得相当滋润。对于新能源车型来说,正如前面提及的一样,政策之下等条件,异军突起。而对于豪华品牌车型来说,大部分品牌都几乎实现了逆势增长。
2018年,一汽-大众奥迪累计交付新车达到660,888辆,同比增长达到11%。除了BBA之外,二线豪华品牌也有很大的增长幅度,比如靠品质的雷克萨斯,2018年共售出160,468辆,增长率高达21%。通过以价换量的凯迪拉克也同样实现了突破,在过去的十一个月中,就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20万辆的销量目标,成为唯一踏入20万俱乐部的二线豪华品牌;2018年累计销量为228,043 辆,全年同比增长31.4%。整体车市低迷,但豪华品牌销量逆势增长,也许消费升级,是一个很好的写照了。
库存压力
车市低迷,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各地经销商的存库压力增大。在8月份过后尤为明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库存系数,是汽车经销商所经营的汽车品牌现阶段库存深度的晴雨表,可以起到引导厂家合理安排生产,降低经营风险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是一个合理的范畴;库存系数大于1.5,则反映达到了警戒线;如果超过了2.5的话,库存过高,经营压力和风险都比较大。根据相关数据,12月份的库存指数为1.92,反映了国内普遍经销商的库存压力。
关税政策变化
关税,关系到民生的一项重要政策。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汽车关税变化影响着相关进口车型的价格。对美加收关税之后,尤其是一些美国本土生产的车型,加收幅度达到了25%,于是这些车型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变动。长久以往,不利于汽车市场的发展。而值得注意的是,关税的加收并不是针对于美国本土品牌,而是一些美国本土生产的车型,一些德系车型,尤其是BBA,例如宝马X5和奔驰GLE等。
关税的变化,使得美国本土汽车企业有了在中国建立工厂的打算。虽然关税变化不是特斯拉在中国建立工厂的直接原因,但很大部分原因上,也许是一个导火索。再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建立工厂提高产能,也许是一个好的尝试。不过好在,这场贸易战持续不久,贸易壁垒得以取消。
二手车限迁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互联网用户二手车消费者研究报告(秋季)》的数据,在2018年前三季度上,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达到了102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2.9%。
虽然二手车交易量比较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二手车与新车流通量比例依然不高。发达国家一般为1.5:1,而国内该比例不过0.5:1。
虽然今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但对于一些一二线重点城市而言,还是存在着二手车限迁问题。并且有了新能源汽车行列的加入,二手车迁移有了更大的难度。
交易方式的改变,超过7成的客户群体会选择在在线上交易。这一切得归功于二手车交易平台兴起,但也助长了一些“歪风邪气”。宣传严重不符等情况时有发生,尤其中间的一些环节最容易被忽略,导致二手车交易信息不对等。
二手车市场繁荣的前提下,也需要有利的政策环境条件进行支持,并加强相关监督环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刺激二手车市场的繁荣。
共享汽车及网约车行业发展
消费需求和习惯的改变,催生了共享经济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共享单车,到后来的共享汽车,一大批运营主体前赴后继。提供便利出行,但也有许多环节不够完善。
在共享汽车上,不得不提到途哥。途哥 ,成立于2015年7月,采用随借随还模式,用户在还车不需要在特定指定区域就可以还车,便利性受到普遍消费者的欢迎。但近期途哥共享汽车的押金难退问题,向共享经济发出了预警。
新兴产业链,也促使了其他主机厂进军网约车行列。上汽集团发布网约车品牌-享道出行,中国一汽发布易开、开开出行;一汽、东风、长安合资成立T3出行服务公司;北汽集团发布华夏出行;上汽大众投资滴滴出行,新的秩序重新构建。
双积分
2017年9月27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出台,燃油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我们通常说的双积分政策,最终尘埃落定。2018年鼓励实施,是一个过渡阶段,而2019年才是关键的一年,将会正式设计积分比例要求,直接影响车企的未来发展走向。
在双积分政策中,对于积分有不同的要求。燃料消耗量的方式比较宽松点,可以通过转账、关联企业转让、新能源汽车积分抵扣等方式进行获取。而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只能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或者购买积分等方式,以此完成达标情况。
纯电车型的积分更容易去获取,根据续航里程、电耗、电池容量等具体情况,相应给予更多的积分。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发展纯电动车优势更大。
当然,面对不同的车企,所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大众等国际车企,由于之前未有比较充足的新能源车型,所要达标情况就会比较困难。而一些早早涉足新能源领域的自主车企,达标的情况就有所优势,比如比亚迪。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并非一个新概念,但有时候却很遥远。而自动驾驶频繁出现事故,让自动驾驶又加上了些距离感。自动驾驶,融合了高性能计算芯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其中,不乏各大行业的碰撞,一些互联网巨头、大型传统车企、技术型企业,都纷纷在自动驾驶领域大展拳手,比如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些车型配备了一些驾驶辅助,但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想要的境界。在技术上,还没有一系列成熟技术支撑;在相关法律政策上,也没有完善的规定。不过,在一些相关政策上,北京成为国内第一个政策允许自动驾驶路测的城市,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国六排放政策
最后一个便是国六政策,目前,多地已经推迟了实行国六政策时间。
实行国六政策之后,将会发生这几个主要变化。单车成本小幅度上涨、催生更多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新能源车型、部分车型将更换动力源或停售、大排量发动机遇冷等情况。
那对于国五甚至以下的车型,有什么影响没?对于国五车型,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后期二手车的保值率会下降,而国四车型的话,会出现在某些地区被限行的可能;而国三车型的话,会比较惶恐些,按照之前国五实施,国二车型受到的影响,国三离报废的时间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