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2012年建设了全球首个超级充电桩以后,就开始不断完善它在补能网络方面的布局。事实上经过十数年的精心布局以后,如今特斯拉强大的补能网络已经成为了特斯拉汽车的核心卖点。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经布局了超过45000个超级充电桩。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已经落成了超过1600座超级充电桩,10000多个超级充电桩和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20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
然而遗憾的是,此前其它品牌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基本无缘享受特斯拉这样高效、快速、可靠且基数庞大的补能设施。可喜的是,正如特斯拉“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slogan,它正在尝试改变这种现状。
事实上早在2021年11月,特斯拉就在荷兰启动了对其它非特斯拉品牌电动车用户开放充电网络的试点项目。当时教授就曾断言,中国的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汽车车主早晚也能用上特斯拉的充电网络。
果不其然,今年4月25日,特斯拉正式宣布向中国大陆地区其他部分非特斯拉新能源车辆试点开放充电网络。当然由于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特斯拉对外开放充电站以及支持的车型并不算多。
目前,特斯拉暂时只对37款非特斯拉车型试点开放了10座超级充电站和120座目的地充电站。其中,对外开放的超级充电站目前主要集中在了北京、上海两地,而120座目的地充电站则覆盖了全国25个省份/直辖市。
以下新能源车型车主朋友们只需要下载打开Tesla App,注册特斯拉账户就能够查看并使用已经对外开放的特斯拉充电站。
充电费用方面,特斯拉的每个充电站收费各不相同,部分超充站采取的是全天统一的收费策略,还有一部分超充站则采用了谷峰电价的收费策略。
另外,为了避免资源浪费,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在车辆完成充电后的5分钟后会收取最高高达6.4元/分钟的超时占用费,因此去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进行充电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时间观念。
特斯拉官方宣称,之所以开放充电网络,是为了给予更多新能源车主更贴心的补能体验,期望带动产业技术加速升级,推动行业“油转电”的进程。
尽管从结果上来看,教授从来不可否认特斯拉在“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这方面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但马斯克从来都不是什么慈善家,特斯拉开放充电网络的终极目的也肯定没有这么“真善美”,而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
事实上特斯拉确实需要赚取更多的利润。特斯拉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它在第一季度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5.13亿美元,同比下滑达到了24%。为此,特斯拉的股价在财报发布后就大幅下跌了6%。
因此,在中国市场开放充电桩就成为了特斯拉利润增长新的突破口。要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的市场前景本来就相当可观。工信部预计,我国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
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我国未来十年将存在6300万的充电桩缺口,形成万亿级的充电桩技术设施建设市场。为了提前抢占市场,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第三方充电桩公司砸钱也要布局充电网络。
相比起第三方充电站公司,入局公共充电站市场对于特斯拉而言就是顺势而为,它只需要开放充电网络就能一本万利。要知道,特斯拉可不只涉足了新能源汽车这一个领域,这个多面手同时还拥有制造、储存电力的太阳能面板,以及清洁能源储能业务。
如果特斯拉能够将光伏、储能、充电网络合而为一形成闭环,并且全部对外开放,那么它规模庞大的充电网络不仅能够降低当地电网的电力供应压力,多出来的电费、服务费本身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然而,特斯拉开放充电桩既能够给自己多赚点“小钱钱”,又能够利好其它品牌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后却有可能直接背刺到自家用户。
车企巨资投资建设充电网络的初衷就是为了给信赖它的用户提供最好最便捷的服务。然而特斯拉开放充电桩却极有可能损害品牌特斯拉车主原本的专属权益。
对此,我们可以脑补出这样一个画面:当特斯拉全面开放充电网络之后,特斯拉车主开车去充电时极有可能发现原本特斯拉用户专享的超级充电站已经停满了蔚来、小鹏、比亚迪等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为了维护在特斯拉全面开放充电桩之后维护特斯拉车主的权益,教授倒是为它想到了两个自认为不错,且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其一,特斯拉在开放充电网络的同时密切监控充电站的使用情况,并且永远为特斯拉车主预留出一定数量的充电桩,避免造成其它车型反客为主的尴尬局面,确保特斯拉车主拥有特斯拉充电网络的最高使用权。
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特斯拉随时都可以采用这一方案。要知道,特斯拉超充站超时占用费的收费逻辑本质上就是通过监控超充站使用情况来实现的。
其二,特斯拉可以在充电服务费方面作出差异化处理。例如,特斯拉车型在特斯拉充电网络进行充电可以不收或者少收服务费,而其它品牌车型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快充优势合理地提高充电服务费。
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310万辆,而特斯拉目前只开放了10座超级充电站和120座目的地充电桩。特斯拉目前开放的充电桩对于我国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然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在教授看来,最迟到到2025年,开放充电网络带来的营收就会以一笔相当可观的数据出现在特斯拉的财报上。